您好!欢迎来到 中启公考

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(C类):一个素材可以多角度应用

发表时间:2025-02-08

    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应用能力C类材料作文选题聚焦科技和自然领域,但是对于小伙伴来讲备考时间紧张,要想积累大量有效素材,压力还是比较大的。因此,建议大家可以学习性价比,强调一素材多用,即从多角度理解内容,写作结合不同主题论述。这样既能学习效率,也能让大家论证内容更加充实有效。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,中启教育给大家展示一下:

    【素材一览】

   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:

    网评1:袁隆平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已经半个世纪了,不畏艰难,甘于奉献,呕心沥血,苦苦追求,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。先生的杰出成就不仅属于中国,而且影响世界。

    网评2:袁隆平院士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,是当代神农。50多年来,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、不懈探索,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。他的卓越成就,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,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。

   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: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。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,已经具有颠覆世界的胆识;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,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。淡薄名利,一介农夫,播洒智慧,收获富足。他毕生的梦想,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。喜看稻菽千重浪,最是风流袁隆平!

    【具体写作】

    示例1.创新角度

    保护创新能力,减轻额外负担的工作环境让科研人员更专注。在目前的科研工作中,一些繁琐的各类非必要性会议和行政事务束缚了科研工作者的手脚。很多科技人员硬着头皮去参加是因为,不参加科研资源可能会受影响,做研究条件会受影响;参加活动可能得到资源,却又挤占了科研时间。重大创新成果的出现需长年累月的付出耕耘。遥想当年,荣获“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”的屠呦呦历经长时间不懈努力后,才提取青蒿素;袁隆平院士更是数十载坚持下地,才培育出高产水稻,让我们有更多安全感……给科技工作者一个良好环境,使他们潜心攻关,才可能收获“一鸣惊人”的创新成果。

    示例2.科研角度

    以专一促专业。从事科研,必须聚精会神、心无旁骛才能有所。从钱学森、邓稼先到黄大年、南仁东,从袁隆平、孙家栋到张伯礼、陈薇,他们的都是长期积累投入、长年辛勤耕耘的结果。“杂交水稻之父”袁隆平,一辈子躬耕田野,直到今年年初,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,这才一次次演绎“一粒种子改变世界”的神话;“两弹元勋”邓稼先隐姓埋名数十载、常年风餐露宿,为我国核事业作出开创性贡献;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带领团队历经长时间默默研究,才提取出挽救无数生命的青蒿素,历经“十年磨一剑”的潜心攻关、“板凳坐得十年冷”的心无旁骛,才能收获科学创新的果实。

    示例3.奋斗角度

    用劳动书写新时代,在创新中赢得美好未来。黄大年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,奋斗、勇于创新,填补了我国“巡天探地潜海”多项技术空白,为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;袁隆平用知识和汗水浇灌梦想,创新,开拓出中国乃至世界亿万人口的生存之路……创新才能赢得美好未来。当此之时,更需倡导创新型劳动、创造性劳动,鼓励劳动者学习前沿技术、掌握高超技能,打造一支知识型、技能型、创新型劳动者大军,为“中国智造”、中国创新注入信心和活力。

分享:

咨询热线

4008-738-378

工作时间

周一至周日 8:30-17:30

Copyright © 2023 启公(山东)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中启公考 All Rights Reserved
鲁ICP备2025141613号-1